“卢旺达制造”的闪亮名片-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外交

“卢旺达制造”的闪亮名片

2018-07-14 04:33:03 人民日报

  7月是卢旺达的长旱季,气候宜人,最高气温只有26摄氏度。在首都基加利郊外的一处厂房内,质检员珍妮·孟波莱杰头戴红帽、身着制服,正在专注地检查缝好的工作服。宽阔的厂房里,近千名员工正在紧张工作,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

  这里是卢旺达最大的中资服装加工出口企业——C&H服装厂。它雇用了1500名当地职工,月生产能力达7万件成衣。在人口稠密、工业基础薄弱、青年就业困难的卢旺达,这是一家明星企业,投资规模、解决就业人数、产品质量都在全国首屈一指。服装厂总经理马晓梅对本报记者表示,2017年该厂通过出口为卢旺达创汇数百万美元,并初步打响了“卢旺达制造”的品牌。这两年企业加强属地化管理,还培训了一些卢旺达当地的管理干部。马晓梅说,再过一两年,本地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主导力量。

  姆瓦拉·瓦伦斯从缝纫工、线长一步步成为管理数百人的质检经理,他对记者激动地说:“服装厂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我学到了知识,挣到了薪水,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在这里我还遇到了自己的妻子。”

  不到20岁的珍妮中学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今年年初,在同村朋友的介绍下,她进入服装厂工作。因为心灵手巧,没多久她就从缝纫工升为质检员。她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充满自信:“这个工作非常棒,我学到了非常多的技能,还能补贴家用。我相信未来能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厂!”珍妮的愿望并不是空想,2016年正式开工生产以来,该厂已经有中层干部在习得技术后自立门户,服装厂非但没有排斥,反而派出生产经理、裁剪主管和机修人员等技术人员给予支援。

  马晓梅对记者说,2015年3月该厂招收第一批工人并展开培训。当时这些员工来自基加利农村和偏远地区,文化水平不高,全部是第一次接触缝纫机,但是他们勤劳肯干,学习能力很强,培训3个月后,他们的工作效率已经令人满意。

  运营数年来,该厂生产的运动系列服饰以及工装打开了欧美市场,争取到不少稳定的订单。马晓梅说:“我们是卢旺达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出口创汇型服装加工企业。”她希望能有更多企业也参与到服装加工制造业中来,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卢旺达的服装制造业整体实力。C&H服装厂不仅打出“卢旺达制造”,还成为了卢旺达的一张闪亮名片。到访卢旺达的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点名希望参观该厂,参观后,不少国家当即发出邀请,希望该企业也去他们国家设厂。

  (本报基加利7月13日电 本报赴卢旺达特派记者  万  宇)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见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 专题

    欧盟官员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大门已关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