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外交

“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

2018-09-19 05:41:48 人民日报

“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弗拉季米尔·乌鲁索夫

  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

  马尔克斯·维埃拉

  梅 莉

  中国“复兴号”动车组。

  本报记者 王海林摄

  我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弗拉季米尔·乌鲁索夫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那一年,我正好结束在基辅高等军事学校4年的汉语学习。当时,无论是我还是我的老师和同学,谁都没想到这将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将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从学校毕业以后,我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我坚持订阅《人民日报》,希望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点点滴滴变化。

  1994年,我开始在乌克兰东部的克拉马托尔斯克经济人文学院教授汉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乌克兰已兴起“汉语热”,很多乌克兰学生将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一外语,这也显示出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

  2007年,我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中国国情知识竞赛,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一年之后,我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克兰语部的外国专家,开始了我在华长达7年的工作生活。

  在北京和很多其他城市,我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变化尤其令我惊讶。记得2007年,我第一次去西安旅游时,从北京到西安要坐一晚的火车。现在,从北京乘高铁到西安只需5小时左右。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舒适度和便利性都位居世界前列。北京地铁的发展同样令我印象深刻。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北京只有8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近200公里,而现在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已达22条,运营里程超过600公里。这样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令人赞叹。

  我也见证了中国媒体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信息交流与新闻传播潮流,通过现代化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方式,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我亲身参与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克兰语网站的创建工作,我们制作了大量音频、视频、文字和图片产品,向乌克兰受众介绍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新闻产品的极大丰富,也反映出改革开放给中国媒体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不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制建设同样取得举世瞩目的进步。几年前,我曾随外国记者代表团到江苏和浙江采访,主题是中国的反腐败工作。此次采访让我对中国的反腐败制度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看到了各级部门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如何加强全程监督,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消除人为因素干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在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办事的百姓。

  在我看来,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国在复杂情况下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事求是,奋发有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办事,让人民满意。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发公众关注。中国对此高度重视,综合施策打响“蓝天保卫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正是始终保持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劲头,才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取得成功和发展。

  (作者为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欧盟官员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大门已关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