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中国外交的“欧洲方位”-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瞭望

前瞻:中国外交的“欧洲方位”

2019-04-06 11:00: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6日电 题:前瞻:中国外交的“欧洲方位”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下旬赴欧开启新年首访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亦将于8日飞往欧洲,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赴克罗地亚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和李克强今年首访均选择欧洲,体现了中国外交对欧洲方向的高度重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中欧之间频频互动,为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战略性和互惠性铺设坚实基础,为彼此求同存异、化解分歧凝聚最大同心圆,为世界发出中欧加强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的强烈信号。

  中欧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

  据中方透露,此次会晤是李克强总理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的第五次会晤,也是本届欧盟机构任内最后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观察家们认为,在欧盟机构面临换届的关键节点,李克强此访将同欧盟一道就“双方需增进互信”进行“对标”,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特别是正在推进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何让双向投资更加开放?让双方都受益?中欧关心,世界关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时就为本次会晤勾勒出积极图景——希望双方都从战略的、长远的高度看待中欧关系,都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推动合作的心态去促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在欧盟,容克亦表达出对李克强此行的期待。他说,愿推动双方就一些重要事项取得新的进展,使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把一个良好的欧中关系留给下一届欧盟机构”。

  此次会晤如何给双边关系未来创造良好条件?中方表示,相信此次会晤将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推动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则强调,“任何成果的推进与落实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不是一方的责任。”

  共赢愿景下的相互“开放”

  在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共赢空间不断被压缩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不断以实际行动加大对世界开放力度——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允许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到放宽汽车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今年人代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针对外商普遍关心的征收和补偿、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等问题,法律都作出明确的保护规定。

  过去40年,中国的发展因对外开放而受益。而今,中国不断延伸开放标尺,旨在“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面对一个亟需提振信心的欧洲,外界相信,李克强同欧盟领导人会晤时,将进一步宣介中国的开放政策与诚意,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发展红利。

  张明认为,中国将继续按照自主合理的节奏坚定扩大开放,在此过程中,欧方关切将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希望并相信欧方不会一面要求中方打开大门,一面收紧甚至关闭自己的大门。”

  外界注意到,欧盟近期出台新的对华政策文件,有关“制度性对手”的表述受到较多舆论关注。

  多位中国学者告诉中新社记者,中欧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竞争,但竞争与合作相依相伴、相互促进,不是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游戏。共赢,需要相互开放与信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说,站在中欧关系新的历史时期,欧方应保持战略定力,对华态度不应犹豫和徘徊,中欧之间共赢才是目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亦指出,在国际格局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时,中欧关系依然是最稳定的双边构造之一,因此更需要加以维护和促进,也更需要去校正观念,清晰认识。

  在张明看来,中欧虽然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不同,但这既没有阻止双方在世界陷入冷战的情况下依然以长远战略眼光和极大政治智慧作出建交决定,也没有妨碍双方在接下来的40多年求同存异,谋求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历史的宝贵经验值得传承,希望欧洲摆脱零和博弈思维,不要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春暖花开”策划|国际40年:唱响共同繁荣的中国声音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