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肆虐(图)-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瞭望

蝗灾肆虐(图)

2020-02-17 02:36:14 中工网--《工人日报》

始于东非的沙漠蝗虫灾害,已渡过红海进入亚洲,多国宣布启动紧急状态——

蝗灾肆虐

  2月15日,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奥卡拉地区,农民在田地里驱赶蝗虫。 新华社发

  2月3日,在印度旁遮普邦,一只蝗虫在啃食作物。 新华社发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蝗灾警报也在多国拉响。

  这场始于东非的沙漠蝗虫灾害,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月16日,一条“蝗灾到6月或再增500倍”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也让很多人不无担心:蝗灾会否蔓延而来?

  “像雨滴一样”

  2019年12月起,非洲肯尼亚发生70年、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也发生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沙漠蝗虫灾害在东非地区持续蔓延。

  “从远处看,它们就像一股浓烟;随着它们不断靠近,数十亿只呈现在你面前,像暴雪一样汹涌,像雨滴一样难以计数……”这是《华盛顿邮报》对蝗灾报道中的描述。

  美国广播公司(ABC)则报道,蝗虫群像闪烁的乌云一样悬挂在地平线上。这些蝗虫大约有一根手指那么长,成百上千万只聚集在一起飞行,疯狂地吞噬着庄稼……

  有估计称,仅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蝗虫数量已达3600亿只,3个国家均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随后,有更多国家——乌干达、坦桑尼亚、南苏丹……开始出现在联合国蝗灾“关注名单”上。

  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透露,“非洲之角”是受沙漠蝗虫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已经威胁到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近1000万民众面临缺粮危机。

  联合国为此举行通报会,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筹措资金,帮助非洲之角国家抵御蝗虫入侵,避免发生严重蝗灾和人道主义危机。

  “与时间赛跑”

  蝗虫、俗称蚂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迁徙害虫。此次的沙漠蝗虫主要聚集于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飞行能力强、食量大。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显示,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移栖害虫。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沙漠蝗虫群,约包含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移动150公里。

  沙漠蝗虫在40℃左右一个月就可繁殖一代,每代存活期长达3个月,种群数量则可增加20倍。如果不加以遏制,按这种数量繁殖,可能在6月份达到500倍之多。

  历史上,非洲就曾多次遭遇蝗灾。

  这一次的沙漠蝗虫灾害再次肆虐,据分析或与异常气候变化有关——雨量充沛和季风时间长等。

  目前,为了预防和控制疫情,多国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联合国粮农组织也积极介入,帮助受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消灭沙漠蝗虫的计划。

  不过,蝗灾仍在蔓延,联合国因此警告:雨季即将到来,(受灾地区的)国家正在与时间赛跑,在应对持续的人道主义挑战的同时应对沙漠蝗虫的入侵。

  未雨绸缪 提早防范

  蝗灾不仅肆虐东非各国,进入2020年,由非洲之角向东,沿红海两岸,沙漠蝗虫开始侵入亚洲的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国。

  巴基斯坦遭受着1993年以来最严重蝗灾,目前该国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月,蝗灾侵袭印度,约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

  这也让很多人担心,从非洲飞抵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会否蔓延到中国?

  对此,中科院院士、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家结合黄河、淮河、海河的治理,将我国大部分蝗区进行了改造,使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种群密度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

  康乐院士说:“过去40多年来,中国虽然在局部地区蝗灾时有发生,但是没有形成迁飞危害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沙漠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迁入我国,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尽管如此,但相关部门也未雨绸缪、提早防范。

  据《经济日报》报道,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赵晓展)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问希腊并赴巴西出席金砖峰会

  • 专题

    李克强出席系列国际会议并访问乌、泰两国

  • 专题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

  • 专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