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后视镜里”的G20领导人峰会-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瞭望

【国际锐评】“后视镜里”的G20领导人峰会

2018-11-30 10:39:14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本周五(3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正式进入“阿根廷时间”。这将是本年度全球最重大和影响最深远的事件。

  诞生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G20峰会机制,可谓“十年磨一剑”。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和风险因素上升,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冲击国际秩序的现状,G20峰会机制能否不忘初心,再次发挥宏观协调和合作引领的作用,引发高度关注。

  总部设在沙特吉达的“阿拉伯新闻”网站称,这也许是2009年旨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伦敦峰会以来“最重要的G20峰会”。

  澳大利亚G20事务协调人大卫·格鲁撰文指出,这次峰会举行面临巨大挑战,“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所有主要国家都认同关键性多边协议和机构的世界,如‘巴黎协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格鲁很悲观,但也很期盼:“当(人们)最需要它的时候,G20峰会就能发挥作用”,因为“它更像一个‘天气恶劣’情况下的朋友,而不是‘天气晴好’时的朋友”。

  路透社分析指出,10年前,各国面对“经济灾难”表现出的“团结情景”只存在“后视镜里”了。意思是,G20峰会机制当年政治家们立下的雄心壮志如今早已成过往烟云。

  但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造成的灾难仍历历在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由3.8%调低到负1.3%。为了拯救全球经济,G20积极协调各国财政采取刺激政策,并通过多边开发银行和金融机构获得2350亿美元的贷款增加额,避免了“大萧条时期”“以邻为壑”(Beggar Thy Neighbor)经济政策及保护主义措施盛行的局面,并把自己打造成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论坛(The Premier Forum)”。

  当年及后来的G20领导人峰会机制应对危机成功,源于其成员国的广泛代表性,源于成员国领导人对于“同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认知,以及他们在宏观政策上的积极协调和开放合作的扎实行动。G20涵盖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金砖国家、七国集团成员。可以说,世界上最主要经济体只要行动一致,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在2008年和2009年的三次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在追求本国利益时,也兼顾别国利益。他们在竞争中寻找合作机会,在合作中谋求共赢。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G20成员,中国在那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内确保本国经济不出大问题,并通过布局积极的结构性改革以增强经济竞争力;对外继续采取开放市场的举措。如从2009年2月起,中国就陆续在欧洲采购了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合22亿美元)的商品,以刺激贸易和投资活动。

  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09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率仅为2.7%,2010年就达到7.6%,中国经济2010年实现10.4%的高增长是重要推动力量。当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以上。

  在G20历次领导人峰会中,中国一直是推动并坚持多边主义、发扬伙伴精神,在开放合作中谋求双赢、多赢、共赢的主力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3年起已连续参加五次峰会,作为轮值主席国国家元首,他主持过2016年杭州峰会。

  在过往的这五次G20峰会上,习近平反复强调,各国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因为“世界贸易扩大了,各国都受益。世界市场缩小了,对各国都没有好处”。他还呼吁各国“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倡议并积极推动G20从过往的危机应对机制向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效机制转型,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伙伴精神”是G20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

  毋庸置疑,这十年间,G20峰会的其它国家领导人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政策主张和建议。

  回顾G20这十年,人们从“后视镜里”回望过往每次峰会及其主题,以及需要面对的挑战,愈发感到今年的阿根廷峰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协调合作的切实行动、互利共赢的伙伴精神”。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10月以来,G20成员之间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就达到40起,涉及481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这是2012年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点。

  凡此种种,让不少分析人士备感焦虑,担心这次G20阿根廷峰会会像今年6月G7峰会以及11月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样,上演“无言的结局”。

  G20峰会是机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速效药”。2013年,当政治安全问题困扰G20圣彼得堡峰会时,有媒体曾指出:“当本周峰会举行时,世界需要G20领导人重燃团结合作的意愿……即便是见面聊天也有价值,因为相互理解越多,意外风险就会越少。”

  今天,这段话从“后视镜里”读到,依然适用。(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