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一篇初中生作文,缘何如此受关注
近日,浙江杭州一中学生的作文《旧轨还乡》引发热议。没有华丽辞章,平实真挚的文字激荡起无数人心底的波澜。
《光明日报》评论说,一位初中生以至情至性的表达重拾文字美学,引发人们对语言文字学习、教育的一番探讨。为适应考试要求,很多学生不得不在各种技巧与模板中腾挪,但语文素养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感知语文之美,就得有足够的耐心引领学生置身真实生活,捕捉生活之美,这也是我们关注《旧轨还乡》的另一层意义。
◇“学习胖东来”究竟该学什么
这几天,胖东来再次成为热搜: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店长平均月薪7.8万元;联名北京物美的首个调改店、北京第三家“学习胖东来”的永辉超市自主调改店相继开业。
《经济日报》评论说,关于胖东来的传说,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关键词:质量和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看似“反商业”的员工关怀,这种高薪可不是做慈善,而是算清了服务提质和员工流失的隐性成本。“胖物美”“胖永辉”需要超越对胖东来的1∶1抄作业,在质量保障、供应链深耕、组织文化重塑、社区关系构建等环节上“做自己”。
◇员工“坐牢式上班”对企业有害无益
安徽合肥的小鹿妈妈公司因实施全天禁用手机、限制员工出门等严苛管理制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合肥市庐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对该公司展开调查并立案。
《中国妇女报》评论说,企业对员工进行适当的管理是应有之义,但如果像看管犯人一样“监视”员工,这样的管理显然有些过火了。一个公司要想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既要有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更要有人情味。只有尊重员工,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才能赢得员工信任。若是将员工放在对立面,动辄严罚严管,只会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社会形象,最终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陈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