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实施四项行动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
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够规模可自主评审职称
本报讯 (记者毛浓曦 祝盼)“支持重点产业链上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且技术实力较强、内部管理规范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数量50人以上的,经核准备案后可自主开展中、初级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数量200人以上的,经核准备案后可自主开展高级职称评审。”最近,陕西省人社厅出台新政,实施“人才强企、用工保障、援企稳岗、产训融合”四项行动,以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的政策引人注目。
与此相关的政策还包括:同一产业链上业务范围和技术方向相关相近的多家企业可以联合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具有职称评审权的重点产业链企业可结合本单位发展实际设立特色职称评审专业;对在重点产业链企业中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实际上,以上政策只是四项行动中人才强企行动的一个方面——优化评价机制。人才强企行动还包括搭建创新平台、支持成果转化。如: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基地,设立满一年且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设站资助等。
此外,在其余三项行动中,用工保障行动方面强调,精准招工引才,强化政策支持,做优就业服务。如:对接收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岁至24岁登记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的企业,给予指导管理费用补贴,见习人员在见习期间,可享受每人每月1700元的生活补贴和每人每月30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
援企稳岗行动提出,持续减负降本,加大惠企力度,构建和谐关系。如: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规定比例返还失业保险费等。
产训融合行动明确,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落实补贴政策。如:组建重点产业链企业博士后发展联盟,遴选一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给予每个活动10万元资金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