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考虑有条件推迟与英国“分手”-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五洲

欧盟考虑有条件推迟与英国“分手”

2019-01-23 10:59:10 中国青年报

  为避免“硬脱欧”灾难性后果——

  欧盟考虑有条件推迟与英国“分手”

  鉴于英欧政府间业已达成的英脱欧协议惨遭英国议会断然否决,英国脱欧进程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前景难以预料。此间舆论透露,为了避免出现“无协议脱欧”(“硬脱欧”)的灾难性后果,欧盟方面正考虑有条件推迟原定于3月29日的分手期限。

  当地时间1月15日,英国议会下院以432票对202票的压倒性多数投票结果,否决了特蕾莎·梅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英国脱欧协议草案。这不仅是对梅政府的又一记重击,而且给本已一波三折的英脱欧进程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正如梅首相在投票结果揭晓后所说的那样,英国议员们给出了各种反对协议的理由,却没有说明他们到底支持什么。

  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得“硬脱欧”“软脱欧”甚至就脱欧问题举行“二次公投”,各种可能性都不能被排除。而“无协议脱欧”是各方最不愿意接受的“断崖式”选项。尽管英国以及欧盟各国都已为此采取了一些应急保障措施,但“硬脱欧”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难以预料。

  在以微弱优势赢得议会不信任案投票表决后,特蕾莎·梅正加紧与各党派进行磋商,希望能够弥合分歧,尽快出台一份足以获得议会通过的新协议。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主席科尔宾,则在寻求通过“二次公投”力挽狂澜的同时,明确要求梅政府将“无协议脱欧”排除在讨论议题之外。

  据欧洲新闻台报道,部分英国议员正在酝酿一项动议,旨在推动授权议会就推迟英国退欧进行表决,从而防止“无协议脱欧”的情况发生。英国金融界、产业界以及智库界也纷纷发出警告称,“无协议脱欧”将严重损害英国自身利益。

  与此同时,在英吉利海峡的对岸,尽管欧盟一再重申不会就英国脱欧协议重开谈判,但也同样担忧出现“最坏”的结果。与英国联系密切的德国、荷兰以及比利时,都已宣布紧急招募大批海关官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混乱情况。法国政府也已着手防范恢复英法边境管控可能造成的交通瘫痪。

  根据《欧盟条约》第50条的规定,2019年3月29日是英国正式退出欧盟的法定最后期限。但鉴于英国国内围绕脱欧问题“众口难调”的复杂局面,日渐孤立的特雷莎·梅想要在两个月时间内突破议会的重重阻力,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欧盟在英国脱欧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已经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1月16日,德国经济部长彼得·奥特迈尔在接受英国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当英国议会提出需要更多时间时,欧洲理事会需要对此加以认真考虑,我个人认为这是合理的诉求。”西班牙外交大臣博雷利表示,延长英国退出欧盟的时限是有可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1月19日公开呼吁欧盟与英国寻求妥协之策,她在基民盟集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有责任确保英国脱欧有序进行,否则,50年后的人们会摇着头埋怨我们没有找到妥协之路。”默克尔表示,她将竭尽全力实现英国“有协议脱欧”,并与退出欧盟后的英国建立最佳关系。德国资深议员、基民盟英国退欧事务发言人德特勒夫·赛夫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当务之急是避免无协议脱欧。很难想象英国议会能在几周之内统一意见,因此,延长英国脱欧期限将是欧盟的合理选择”。

  不过,欧盟方面坚持认为,推迟英国脱欧的时限并不是无条件的。据《欧洲观察》等多家媒体披露,欧盟方面倾向于将英国脱欧最后期限延长至今年5月欧洲议会大选前,但前提是英国政府必须拿出明确可行的方案。欧盟英国脱欧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在回应英国议会否决脱欧协议时表示:“现在球在英国的半场,我们需要等待英方提出明确的想法。”法国政府欧洲事务部长纳塔莉·洛伊索指出:“问题在于延长时限用来做什么?如果英国企图修改脱欧协议中的北爱边界‘保障条款’,那我们已经说过这不可能。”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英国想要重新与欧盟就脱欧协议进行磋商,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但决不会为了解决英国国内政治问题而损害欧盟的利益。”   

  本报布鲁塞尔1月22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欧盟记者 鞠辉

编辑:徐林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春暖花开”策划|国际40年:唱响共同繁荣的中国声音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