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外太空的“馈赠” 没你想象的愉悦(组图)-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科技

接受外太空的“馈赠” 没你想象的愉悦(组图)

2018-11-22 08:22:39 科技日报

  恐怖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小行星撞地球,留下的不仅仅是陨石坑,可能还带来了一些稀有元素。比如在元素周期表上排第77位的铱。

  物理学家阿尔瓦雷茨发现,全世界生成于距今6500万年时期的黏土中,铱的含量大幅增加。他认为,这些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是小星体碰撞地球时带来的,碰撞的时间在中生代的白垩纪(K)和新生代的第三纪(T)之间,据此提出了地质学上著名的K-T线。

  所谓K-T线,是指介于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的界线。界线,意味着代纪的更迭、物种的消亡与新生。白垩纪末期,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一度主宰陆地的恐龙也未能逃脱。这一场大灾难因何而起?

  在阿尔瓦雷茨看来,这场灾难是由小行星撞击导致的。据推测,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在10—30公里间的小行星以每秒20—40公里的速度一头扎进了地球大气层。这次异常猛烈的撞击,导致地球上长时间灰尘蔽日,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此结束。

  阿尔瓦雷茨提出的是一个假说。为了验证这一假说,需要找到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留下的陨石坑。上世纪80年代,人们终于在墨西哥湾找到了6500万年前形成的一个大坑。因为它被1200米的沉积岩所覆盖,所以比较难以发现。

  “在K-T界限的时候,一个石头砸过来,形成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能量事件。”陈颙说道,目前绝大多数科学家相信,中生代和新生代分界的生物灭绝,是因为撞击事件造成的。

  白垩纪的故事可能听上去有些遥远。而事实上,即使在今天,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依然存在。NASA观测数据显示,在已知的近地小行星中,约有1000颗直径超过1英里(约1.6公里),约有1.95万颗直径超过100米。

  对于如何防止来自“近邻”的侵扰,科学家也一直在想办法。比如,欧盟提出了防御小行星项目“近地轨道防护盾”计划,拟在2020年以前正式实施。该计划旨在通过导弹炸毁、引力牵引和主动碰撞等多种手段,防范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

  不期而至的北美大停电

  和显而易见的撞击相比,空间环境还以另一种相对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地球。

  刮风下雨,地面上的这些天气变化,大家并不陌生。其实,日地空间里也有天气变化。突发性太阳活动,比如太阳黑子、耀斑等,引起的日地空间环境高度动态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被称作空间天气。

  太阳离地球那么远,突发性的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会对航天系统、无线电系统、电力和能源系统、军事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地面天气和气候系统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为了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陈颙举了1989年3月发生的北美大停电的事例。3月对北美地区来说还是很冷的时节。在那个深夜,北美地区的人们先是看到了极光,随后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突然发生了大规模的停电。有600万人在很低纬度的位置,度过了一个寒冷而恐惧的夜晚。当时,停电情况持续了约9个小时。

  不久,NASA出面证实了这是因为太阳发生了一次日冕大爆发事件,而且爆发是有方向性的。喷发的物质正对着地球上的北美地区,因此对该地区的电力系统和通讯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大停电。

  事实上,这次太阳风暴的强度尚不及1859年太阳耀斑事件强度的三分之一。有科学家预估,如果1859年耀斑事件发生在今天,它很可能会彻底摧毁人类现代化的科技基础设施。

  突发的、灾害性的空间天气变化,无疑给卫星运行、通信、导航和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了挑战。而揭示灾害性空间天气的整体变化规律,提供高精度、高时变的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是目前极富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之一。

1 2 共2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