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座”如果发生在国外-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奇闻

“霸座”如果发生在国外

2018-09-28 06:54:29 中工网--《工人日报》

教育引导形成共识 立法执法保证底线

“霸座”如果发生在国外

 

  近日来,多起为人所不齿的高铁“霸座”事件,令“素质”“公德”再次成为国内舆论热词。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曾经或现在仍有类似苦恼的国家并不少见,而它们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和思路,有些或许值得借鉴。

  国外这样处理“霸座”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起因不遵守地铁乘坐规定,导致两名乘客被警察逮捕的案件。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18岁女子贝瑟尼·纳瓦在乘坐洛杉矶地铁时,将脚放在座位上,还大声喧哗。期间一名警察多次要求纳瓦把脚放下,然而后者无动于衷。列车进站后,警察强行将纳瓦拉下车厢,随后逮捕了她。

  洛杉矶警察局发言人表示,根据洛杉矶地铁的《行为准则》规定,乘客不得把脚放在座位上,纳瓦被拘留的原因是“喧闹或不守规矩的行为”。

  此外,该发言人还提到,一名旁观女子也因向执法的警察吐口水被关进监狱,并面临2万美元的保释金。

  无独有偶。《华盛顿邮报》不久前也曝光了一起乘客大闹飞机,最终被强制带离并遭指控入狱的案件。

  据报道,涉事乘客雅各布·加西亚在迈阿密机场还未起飞的飞机上与邻座乘客发生争执,并对几位乘客进行辱骂,继而引发冲突。

  虽然机组人员对加西亚进行了劝阻,但他依然故我。结果,警察到来后直接给他戴上手铐并将其拖下了飞机。被捕后,加西亚还一直进行反抗,最终被指控并入狱。

  日本人一向以公共场合彬彬有礼著称,这一点在保持公共交通秩序、整洁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不过,今年早些时候,在老年人乘车是否享有优待权这一问题上,引发了一起不大不小的舆论风波。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4月,一名仙台老人协会的六旬成员早晨于仙台站上车后,在车厢内多个座位上摆放写着“下一个站会有16名老人上车”等让座信息的纸张,希望其他乘客不要坐,车上的乘客在见到“霸座纸”之后也果然没有入座。不过,该行为被乘务人员发现后制止,留有让座信息的老人还受到了口头警告。

  有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帖描述该事件后,引发了一场激烈讨论,很多人直斥这种行为“自私”且“令人感到羞耻”。仙台老人协会随后也收到不少来自公众的批评电话和邮件,该协会发言人随后发布公告承认其涉事会员行为不当,表示不管年龄多大,霸座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并为此向公众道歉。

  维护公德“软硬兼施”

  在美国和日本各自处理公共交通不当行为的案例中,或清晰立法、严格执法,提高不守公德行为的行事成本;或诉诸社会舆论、形成压力,而这种强大且较为一致的共识,又显然是长期教育的产物。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解决公德缺失问题、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大多兼采这两种方式。

  瑞士的安静和整洁往往令来到这里的游客赞叹不已,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瑞士人的公德意识。值得注意的是,瑞士人的公德意识大多是通过从小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获得,而不靠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具有很强的自觉性。

  德国对公德心的教育也是从孩子抓起的,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和谐相处”“有公德”“能帮助他人”的人。为了增强年轻人的社会公德意识,德国的学校和社会组织持续性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公共性服务活动,比如为残障人员和老年人提供帮助,以及从事社区服务等活动。

  当然,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既有教育的因素,也是严格法制化管理的产物。这从德国人自觉购票乘车就可见一斑。

  在德国,乘车大多无须经过闸道等设施,车厢内也不设专门的售票人员,只是在车厢内张贴警示,提醒逃票者将被罚款30欧元,并实行抽查制。如果被查到逃票,不良记录将会载入个人诚信档案,影响个人的前途。

  对德国人来说,信用记录至关重要,小到签手机合约、购物分期付款,大到找工作、买房贷款等等,都会受到信用记录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德国人根本不敢在与此相关的社会公德问题上冒险。

  日本对垃圾分类的严格管理世界闻名,其依靠的也是“教育+法制”。

  在日本,垃圾分类是幼儿园就要学习的常识。同时,日本政府通过立法,明确了垃圾从产生到回收利用各个环节主体的责任。

  法律对乱扔垃圾行为有明确制裁规定,例如《废弃物处理法》规定,乱丢废弃物者最多可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9万元);如果乱丢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

  新加坡的“公德经验”

  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较高的社会公德水平,是现在的新加坡留给全世界的普遍印象。

  但事实上,对于这个1965年才独立的年轻国家来说,拥有这一切并非如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和轻而易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立不久的新加坡经济迅猛发展,经历了一轮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但国民素质却一时未能同步提升。公共区域堆放私人物品,随意抛掷垃圾,随地吐痰,排队插队等现象屡见不鲜。

  为改善社会风貌,新加坡政府几十年来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开展社会运动,以及制定和执行各项法规,使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彻底改变了新加坡的形象。

  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较高的社会公德水平首先得益于教育,新加坡是世界上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少数国家之一。

  从1967年起,道德教育一直作为必修课,在新加坡中小学课程中居首要地位。“新加坡规范社会秩序的法律很多,例如非常有名的公共秩序法案和环境公共卫生法案,但是最重要的做法还是通过教育塑造人格与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基层组织和公共管理专家傅琼花此前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除了软性的教育和倡导,新加坡完备、详尽、具体的法律法规与严格、规范、专业的执法,也起到了为良好社会秩序保驾护航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新加坡现行法律、法规多达400多种,立法之多、法律调整范围之广世界罕见。新加坡不但立法众多,而且规定详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某一违法犯罪适用何种法律,给予何种处罚,一目了然。

  新加坡社会管理的高度法制化也离不开客观公正,规范专业的执法。按照法律,除了死刑和各种刑罚外,罚款在新加坡被广泛使用,而且数额非常大。此外,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新加坡司法部门还会不时对一些特定行为集中进行清理打击。(梁凡)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欧盟官员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大门已关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