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外交

“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

2018-09-19 05:41:48 人民日报

  我们还将看到更多可喜的变化发生

  马尔克斯·维埃拉

  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随后的30多年间,我与中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我先后在北京和广州生活过,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认为,对西方社会而言,想要真正了解中国,第一步就是要摆脱“西式思维”,要打开思路,亲身、用心观察这里。

  还记得1986年刚到北京时,这里物资匮乏。由于没有牛奶,我年仅两岁的女儿不得不习惯于喝豆浆。彼时,在北京市建国门外大街附近,只有一家外国酒店和一家比萨店。而现在,中国的食品供应充沛且质优价廉,可以买到的外国商品种类之多令人惊讶。

  当时的北京拥有数百万辆自行车,而现在中国大部分主要城市的汽车数量几近饱和。如今在中国,即使没有私家车,也可以用手机支付,通过地铁、共享自行车抑或是共享汽车,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这样的出行方式舒适而方便。这些变化得益于中国40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伴随着改革开放在未来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还将看到更多可喜的变化在这里发生。

  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奉行的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以务实态度促进国际合作,积极投资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从不干涉他国内政,这与霸权主义国家有很大的区别。

  在基础设施领域,从古代的京杭大运河,到如今中国“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中国一直是该领域的专家。以现在最为先进的“复兴号”动车组为例,它的时速高达350公里,使北京到上海全程缩短到4个半小时左右。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也有助于开展国际合作。在巴西,中巴合作的项目包括电网、港口、水电站、太阳能电站等诸多行业。

  在部分国家出现逆全球化倾向时,中国正强有力地捍卫着全球化,并向全世界发出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声音。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一系列合作项目落地、启动,推动了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参与方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富有建设性的多边主义。

  现在我在中国教书,我时常用巴西式的表达跟我的中国学生们讲,“孩子们,我看到了。”我想说的是,我相信中国人民必将实现梦想,中国的发展将成为全球典范。包括巴西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可以向中国学习,在多方面寻求改善。

  (作者为广东工业大学巴西籍教授)

  

  现实中的中国还是让我感到惊讶

  梅 莉

  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有一条街名叫北京路,我的家就在那里。“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是丝绸、瓷器、茶叶的发源地。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开始,经过格鲁吉亚。”小时候,父亲这样向我描述中国。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埋下了一粒喜爱中国的种子。

  儿时,我有一套世界民间故事选,其中中国民间传说最让我着迷。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很清楚地记得书的封面是红色的。印象里,中国遥远而神秘,那时候我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学中文,去中国学习、旅游和生活。

  我第一次接触中文是在2006年。那一年,我考上第比利斯自由大学亚非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当老师问我选择哪一种亚洲语言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

  “你疯了吗?中文可是最难学的啊!”朋友们听到我的选择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时候格鲁吉亚和中国的交流还不多,学中文的人比较少。可朋友们哪里知道,我对中国文化从小就充满向往。

  2008年,我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学习。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尽管之前学过中文,在书本里看过中国的美丽风景和古建筑,但现实中的中国还是让我感到惊讶。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

  在武汉生活的10个月里,我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快”。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短短10个月,武汉一下子冒出来不少高楼,大学里也新开了好几家新餐厅。我时常惊叹,中国人太勤劳了,中国的高效让人羡慕。

  回到格鲁吉亚后不久,我进入一家工业园工作,专门负责从中国招商。我和中国仍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年我都会到中国参加会议、参观展览。我坐过北京到上海的高铁,这简直是21世纪的一个奇迹。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都是中国发展成就的代表,中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与几年前相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留意到格鲁吉亚的市场机会。这几年我总在想,自己可以为格鲁吉亚和中国加深交流做更多的事情。一年前我决定创业,成立了中国·格鲁吉亚丝路商务咨询公司。中国有首歌,有一句歌词是“朋友一生一起走”,我在中国有很多好朋友,可以大胆地和中国打交道,这也让我对自己在中国的事业充满信心。10年前,也就是我来中国留学时,大多数中国人对格鲁吉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哦,我知道,那里是斯大林的故乡”。那时候,在格鲁吉亚也少有中国企业,格鲁吉亚人没有太多机会接触中国人。如今,格鲁吉亚已经出现了“汉语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开设了中文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今年,格鲁吉亚同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我认为,不论是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企业之间的商务关系,最终都是要靠人和人之间的友谊来维护。

  小的时候,我有一本日记本,封面上印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英文翻译,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出自中国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我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为推动格鲁吉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努力。

  (作者为格鲁吉亚青年企业家,本报记者殷新宇采访整理)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欧盟官员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大门已关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