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国际

外交

“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更理解这个国家”

2018-09-19 05:41:48 人民日报

  中国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

  1986年,当我决定去中国留学时,我的家人大多不理解,因为当时的中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充满着神秘感。尽管如此,我依然在那年9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当时尼泊尔和中国还没有开通飞机直航,我经过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伊斯兰堡转机抵达北京。

  来到北京后,我被安排学习一年汉语。当时因为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比较少,从位于五道口的学校到北京市中心来回基本上需要很长的时间。如今的北京,城市面积扩大了许多,高楼大厦和大街小巷不知增加了多少,但交通却更加便捷了。

  其后我到武汉学习,一待就是8年。我在中国留学的这段时间,从很多细微处都能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召开过很多有关改革开放的会议。有一天我在学校宿舍看到,负责打扫卫生的阿姨正拿着纸和笔认真地写下她的工作职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当时我就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实实在在地进行着、推进着,每个普通人都参与其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离不开每一位普通民众的贡献。

  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数据上,更体现在普通人生活的变化上。本科毕业的时候,我的几个同学伤感地跟我说: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可能再也没机会见面了。但是中国的发展超乎想象,这些年,我在尼泊尔已经数次和老同学重逢。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人出境旅游越来越频繁。如今,尼泊尔每个月都要接待数以万计的中国游客,加德满都著名的背包客中心泰米尔,大大小小的商店里挤满了中国游客,几乎每个景点都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中国话。

  老年人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当年我在中国读书时的老师们如今都年事已高,现在我每次回学校看望他们,看到他们住进条件非常好的老年公寓,每天可以订一日三餐,24小时有医生值班。在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之外,老年人还有自己的老年大学,他们可以上学、考试并获得学位文凭。尤为让我感到佩服的是,这样的居住条件和文化场所,并不只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

  近年来中国与尼泊尔的关系愈加紧密,很多普通的中国人也参与到互帮互助的行列。我身边就有十几个中国朋友在资助尼泊尔当地学生读书。到中国留学或工作的尼泊尔人也越来越多。此前我在中国留学的时候,每年到中国留学的尼泊尔学生只有20名左右,如今每年获得中国政府各种奖学金的尼泊尔学生超过500名。“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让更多外国学生受益。

  近几年,中国的信息化蓬勃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出现,让我感到自己已经“落后”了——虽然我常去中国,却还是赶不上中国的发展。在武汉,人们常说“武汉每天不一样”,其实这正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写照——中国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作者为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本报记者苑基荣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欧盟官员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大门已关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